中国互联网创业迎来创业热资本冷时代

【创业寒冬是个伪命题】一个读研期间就不断创业的小伙伴今天告诉我,毕业后还是先回老家,去一家律所工作。我有些恍惚,今年3月认识他的时候,他带着5个人的小团队,筹划推出一款电影评论类App,构想是用户看完电影后能及时吐槽,类似兴趣社交。不过,他本人就读法律专业,团队里的技术人员走走换换,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App一直停留在开发阶段,现已没了下文。

2015年的疯狂创业潮,仿佛还在昨天。

一个读研期间就不断创业的小伙伴今天告诉我,毕业后还是先回老家,去一家律所工作。我有些恍惚,今年3月认识他的时候,他带着5个人的小团队,筹划推出一款电影评论类App,构想是用户看完电影后能及时吐槽,类似兴趣社交。不过,他本人就读法律专业,团队里的技术人员走走换换,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App一直停留在开发阶段,现已没了下文。

那个时候,我赶巧乱入媒体行业,又赶巧关注创投领域。创业多火热啊,几乎每天都有一个“xx好项目”这样的比赛,层出不穷的创业导师、孵化器、创意产业园区等。融资?看上去so easy哦。记得当时有款图片社交App一夜刷爆朋友圈。某个凌晨,我终于约访到其中一位创始人,姑娘有些疲惫,坦言她家产品登顶App store榜首后,从前门庭冷落的小小办公间,这阵子被造访的媒体和投资人士挤破了门。

尤其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创业热更是达到了沸点。一家被总理视察过的创客空间,由于创客、媒体、投资者等慕名前来者太多,为维持空间的正常运转,负责人只得每周三、周五专设时间,给大家做集体交流。

这轮创业热的降温始于去年6月中旬,A股突由5100点急转直下,大众焦点迅速转移,连锁效应亦传感到创投圈,股市下跌对资金的供给端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投资者的钱袋好像比上半年捂紧了些。不久后,“创业寒冬”一说席卷网络。该说法的重要论点是:资本寒冬(投融资寒冬)到了。

中国互联网创业迎来创业热资本冷时代互联网公司寒冬

问题是,资本真的步入寒冬了吗?窃以为并没有。尽管市场对创业的关注度减弱,三季度国内天使投资市场在获投案例数和金额上呈现出环比下降,但清科研究统计显示,在机构天使的投资量上,2015年前三季度共投了1366个项目,投资金额14亿元,此数据已相当于十年前整个VC行业的投资水平。而且在不少投资人看来,“资金还是充裕的,弹药还很多”。更重要的是,资本寒冬一说恐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资本没有寒冬,因为资本只会逐利,从来就不是“活雷锋”。与其说“资本的寒冬”,不如说“泡沫的寒冬”。如同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创投圈也存在项目过剩,泡沫破了,人们便感受到了寒意。

泡沫是怎样催生的?简单来说,过多的资本追逐好项目,但市场上的好项目又太少。去年开始,太多追风口的创业者。有些人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势”,于是,投身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但据互联网金融数据中心“零壹数据”的统计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共新增963家P2P问题平台,平均每日近3家;有些人相中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的“式”,于是O2O如火如荼。但有媒体统计,过去一年多,涉及汽车、家政、美容、餐饮、旅游等16个行业近300家O2O公司倒闭。实际上,一部分创业项目仅停留在BP(商业计划书)阶段,远不到谈论融资、用户、变现的程度;一部分创业项目虽然已做出了产品,但或因股权结构不合理,或因盈利模式困难,或因政策风险,或因BAT巨头强势进入等各种原因,终死于A轮、B轮或C轮等。

所以,不是资本的寒冬到了,是创业的投融资环境回归正常了。泡沫破了,创投圈反而能获得更加良性的发展。对创业者来说,国家对创业的支持依然,资金更加渴望好项目,外部环境依然向好。最近很火的一条创投圈新闻是:一个媒体人,靠内容在所谓的“资本寒冬”拿到近亿元的B轮融资。

关于创业,应审视的仍旧是我们自身,创业是在走一条险峻的路,它没有路牌,无迹可寻,前路或充满路障,面对所有的不确定,你是否有决心?有野心?有想法?有执行力?2019年,有人想奔北上广深创业,也有人愿做回高级白领。抛去外部因素,你又会怎么选择?我那小伙伴对未完成的创业梦还是有些恋恋不舍,“说不定哪天我就杀个回马枪”。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08-22 11:52: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cyepu.com/58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