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文化中红包的定义——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那么,眼下80后乃至不少90后都由当年收红包的小伙伴,变身为了派红包给“晚辈”的“长辈”。
但,习俗还是那个习俗,80后、90后们派发的红包还是那个红包吗?你能想象,这批在网络文化浸淫下成长的“叛逆一代”,还会像自己的父辈当年给自己派发的红包一样,拿着一个红包往别人怀里送吗?
或许依然会有。但至少不会是全部。在互联网支付与红包诞生之前,父辈们除了重复那种先准备红包封—往里装钱—再派发的红包“仪式”,几无别的选择。但现在,派发红包就只剩下一步——只要在支付宝上点击红包支付即可一键到位。
在华人文化中,红包一直具备重要的文化内涵与生命力。但红包的形式与内涵的外延,也在经历不同的演变与拓展。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唐代,则是在立春这一天的宫廷里盛行散钱之风;宋元以后,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而在民国以后,才算有了最接近于今天的红包形式,一开始是红纸里包一枚大洋,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然后再出现了专门的红包封。
网络红包的出现,可以说既是红包形式的又一次颠覆式创新,也是其外延的又一次无限放大。比如春节期间,支付宝红包既可以代表传统文化中的“压岁钱”,更是一种带有浓厚的网络社交属性的问候方式。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发放一个红包,可以让家人在享受春晚之外,共同参与另一件具有期待感和幸福感的事。而身处各方的朋友之间,一个红包,便成了彼此最好的“连接”方式。
传统文化中的红包,一般都严格遵循“人有亲疏,礼分厚薄”的原则,所谓“见什么人发什么红包”。但现在,家人、熟络的朋友间也好,素未谋面的网友也罢,已经无需讲究特别的理由和场合,一个网络红包,往往能够蕴藏诸多的蕴意。比如分享祝福,比如新年问候,比如化解尴尬等等——皆可由一个红包解决。
这一点我个人也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其实很多同学都意味着很难见面。但每每遇到同学结婚或是生孩子,不能前往祝福,一个网络红包,往往就成了最理想的选择。虽说不同的人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那些确实因为客观原因而无法互相走动的人而言,支付宝红包确实帮助他们建立了一种跨域时空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红包又恰恰成了情感的连接点和润滑剂。
网络红包的诞生,是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嫁接与结合,特别是在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红包已经不意味着只能是那种由红包封装现金的“古老”方式,在派发上也不会感觉到尴尬。但这并不意味着支付宝红包就只能是年轻人的特有表达。事实上,儿女帮助父母了解并学会使用这一“新习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倍感温馨的事。
所以,春节团聚期间,年轻人不妨将这作为送给父母的一项礼物。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在与儿子张学良的交流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出现多次,即“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易”。
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有多维度。但面对“应对不易”的“人情世故”,支付宝红包或许是一件有力可行的“武器”,帮助你在人情世故的应对中变得从容自如。套用一个流行句型,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红包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个,如果两个也不够,那就支付三个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