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CEO接受记者采访用上技巧没烦恼

当总理跑去创业咖啡馆喝上一口漂着泡沫的饮料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中国。创业公司不计其数,App Store 拥挤不堪,对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吸引媒体注意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变得格外重要。

告诉记者,什么值得写

不打无准备之仗。

换位思考,试着站在记者的角度,告诉他什么值得写。

做出点成绩,找准时机。你们在 App store 的排名上蹿了许多,你的产品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或者没解决好的痛点,你的产品被科技大佬推荐了,你拿到了额度足以让初创公司骄傲的融资,都是可以找记者聊一聊的时机。如果你拿到了知名 VC 或者 BAT 的投资,恭喜你,你又多了一个 PR 亮点。

了解采访目的。要一份采访提纲,了解主题和大概采访方向,还远远不够。

可以多打听下:除了你所在的公司,还会采访哪些公司;你所在的公司能占据多大版面,在稿件中扮演什么角色……对品牌是否有帮助,是决定一个采访是否值得做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接受媒体报道最好能够结合目前你所在公司的 PR 需求,这个需求可能是融资,招兵招将,或者吸引用户……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被投资人发现,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妨聊聊你的产品思路、盈利模式、团队优势,再解释下什么能让你的产品从激烈竞争中胜出。

了解媒体本身。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选题偏好和写作风格。接受一家媒体采访前,不妨上网翻翻这家媒体之前的文章。你还可以在谷歌里输入记者的名字,了解这位即将向你发问的人。如果一家以调查报道见长的媒体找上来,你真得花点心思,弄清它的 “真实” 采访目的和选题立意。

创始人CEO接受记者采访创始人CEO接受记者采访

真诚和有料是两大法宝

我在微信里把两个问题抛给六七位记者朋友:

1. 喜欢采访什么样的 CEO

2. 不喜欢采访什么样的 CEO

答案是这样的。

喜欢一个 CEO 的理由很多:

1. 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

2. 愿意分享干货

3. 别太臭脸

4. 说话有重点

5. 愿意聊一些个人化的东西

6. 拍照时好好配合

……

每个人都提到了真诚。“哪怕他还没想清楚现在做的事情,但真诚起码是他可以表现的态度。”一位记者朋友说。

不喜欢一个 CEO 的理由中,不真诚排在首位,近似的表述包括:爱吹牛,假话连篇。

发布会再怎么拉风,数据再怎么夸大,一旦丑陋的真相撕破了公司自己描绘出的光鲜,之前夸赞过你的记者,事后一定看着那篇署有自己名字的报道后悔。这可能成了他们职业生涯的败笔之一。可怕的是,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重建。

如何打好真诚这张牌?

真诚首先表现在态度上。谦逊、有礼貌可以从细节中来体现。有位上市公司CEO给我印象很深。他接受采访时的开场白和结束语,都是感谢媒体朋友关注,还会浅浅鞠躬,让人觉得亲民。在重大发布会结束后,和大多数 CEO 一样,他会接受采访。不过,他倾向于让公关挑选几家重要的媒体进场,时间很紧张的时候,他会提议让每个人提一个问题,这意味着每位记者都能拿到这位CEO 的直接引语。这种感觉很微妙,让在场的记者情感上感到舒服。

有料,是最实在的真诚。记者的职责是写有趣有用的文章,甚至希望能给人带来启发。要是你总能提供独特的视角与独家的信息,让记者采访时觉得有所得,会让记者觉得你很有诚意。有一点可以确定,记者时常采访不同的 CEO,感受上的差别其实很大。

创始人要善于讲故事。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这篇文章我从头读到尾” 可谓对一篇文章的最好赞美,而能吸引人往下读、能让人记住的,只有故事。好的故事有血肉,兼具趣味性。

记者坐在你面前,带着好奇心,想要挖掘亮点,要是你敢讲出其他同行选择藏着掖着的行业内幕,会让记者屏气凝神,当然这个时机和分寸得把握好。既提供见识又辅以事实和数据作为支撑,会让你的采访丰满,有说服力。

如果你是个技术派,或者你的产品由技术驱动,甚至是离用户较远的 2B 的方向,你得想想如何把专业的东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出来。少用专业术语,打比方、做类比是个不错的办法。

与戏剧和歌曲一样,优秀的稿子也有高潮。不妨制造点小冲突。讲述你创业时曾经的艰难时刻以及你如何渡过难关,是个讨巧的办法。鉴于这些都是过去的事,说出来相对安全,又向记者呈现了你在创业路上的坚持和攻坚的能力。

编辑的流程可能很长。

当然,要是你能抛出一些金句,回报将是巨大的。很快你就能发现,这些句子被打上引号,成了标题,并在网络上疯传。比如,当资本寒冬的论调不绝于耳时,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的那句 “99%的人都说现在是 ”资本寒冬“,但我的想法不太一样” 就成了金句,很快就传开了。

试着与人产生共鸣。猎豹移动 CEO 傅盛那句 “我们这一代理工男,接受的教育是你要多么俭朴、多么省钱,多么努力才能成功。后来我发现不对……”传播甚广,大概是因为和很多人产生了共鸣。

展现个性化。创始人如果可以展现个人特质、个人化的一面,会更能让人记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马化腾留给外界的印象是极具产品经理气质,后来,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腾讯的风格被说成是 “产品经理型” 的。

“作为 CEO,你是一个有趣的人吗?” “你的风格和个人亮点是什么?” 可以把这些问题留给自己,或者请了解你、熟悉你的人来一起梳理,把和你所做的事业有关联的个人经历和性格因素挖出来。

再来个好的例子:虽然陌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产品,唐岩却是个很棒的采访对象。这和他受访时态度真诚有关,也和他一直敢于表现得有个性有关。鲜少有创业者会直白地说为了钱创业,但唐岩这么做了。他说,“创业一定要为了钱,刚开始一定是奔着钱去的。”唐岩还说,自己不看什么《乔布斯传》《成功可以复制》等等这些书。当这些书被视作创业必读书目时,唐岩又一次表现得与众不同。

接受完采访,这事儿还没完

事实核查。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允许审稿。如果你争取到了事实核查的机会,你能做的真的也只是事实核查而已,即看看事实是否有出入,数据是否需要更新。别盘算着把公关话语塞进记者的稿子,一句与记者文章格调格格不入的话,可能像苹果上的虫眼一样碍眼。

我的一位记者朋友曾经被激怒:她拒绝把一句夸赞产品有多厉害的话语写进稿子,结果她的主编接到了电话,被访者再次提出补上那句话的需求。主编斥责记者,“你怎么把稿子给他们看了?”,然后甩下一句“他们这种态度,这稿子我宁可不发”,怒气冲冲地离开。

可以打听进度,但催稿需谨慎。要相信记者和你一样期待稿子能早日刊发。但是,杂志社和报社有自己的后期编辑流程,有时这个流程长得可怕,从记者到编辑,再到编委、主编,还有审稿单位……如果催稿催到主编那里,请原谅他的暴怒。

如果采访时你聊 high 了,想要收回一些话,好好和记者沟通。因为记者完全可以不配合,毕竟他们也不是陪聊天的。CEO 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相关文章

  • 2019创业者最新项目福利发展趋势指南

    新的一年已起航,创业者们意气风发地踏上新征程。近几年,我国扶持创业的政策、平台、保障措施等不断完善。作为创业者不能光埋头干,还得抬头看,要让更多资源为己所用。2019年,创业者将有机会得到哪些福利? 创业空间更专业 创新创业先得找到合适的空间。目前,我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与现有2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推荐未来赚钱的个人创业小项目好行业

     2019年个人创业找创业小项目,现在小本投资创业好项目行业做什么能年赚20-50万!未来赚钱的行业创业小项目热门创业项目,马云说未来赚钱的行业适合白手起家创业点子的好项目推荐,网赚今天整理最新适合个人创业投资小项目。 创业小项目:个人创业投资小项目 每个人都渴望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想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但是,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忙碌的人…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潮商和温商哪个更富 看潮汕牛叉创业者

    胆大、敢冒险,行事作风凶悍,这是潮汕人的共同特点,也是几个世纪以来,潮汕商帮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有16位潮商登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总身家2218亿元;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陆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 导语: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十大商帮,徽商、晋商、潮商、浙商……这些极具地域特点的特色商帮曾在中国商业文明历程…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70后创业老兵谈互联网家装有多大规模

    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市场空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过去大家一直在用草根和个性化的方式做,相对零散,艾佳生活希望把家装相关方都整合起来,用生态的逻辑和工业化、规模化的方式做大。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房地产和家具行业来说都是糟糕的一年,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互联网巨头、传统家装公司及众多创业者的“搅局”,互联网家装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市场关注度却空…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2016年小米年会雷军演讲回归创业初心

    近日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发表演讲,在回忆创业初始的快乐经历时,也对2015年的成绩表达出不满。“面对这样的成绩单,Are U OK? 说实话,我不 OK.” 雷军希望小米回归创业的初心,回到过往的开心时光中,于是他将小米2019年的战略定为“开心就好”:“我们相信,开心了才有激情动力,开心了才有创造的灵…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社区O2O如何占领“最后一公里”巨头创业公司试水厮杀

    现在,O2O已成为创业创新的代名词,美团、饿了么、58到家等先后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O2O平台。 这两年,O2O的概念似熊熊野火烧遍大江南北。现在,O2O已成为创业创新的代名词,美团、饿了么、58到家等先后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O2O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握用户、并与用户发生频繁的交流,成为了一个企业和商业模式的核心。而能为用户提供“最后一公里&…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