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公司现在如何玩赚全民公关

公关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有它的规范,有它的逻辑在的。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潮水泛滥的一年,尤其是在上半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悲催现状竟然华丽丽的转变成了“毕业就创业”的壮观景象。不过,“飞得越高,跌的越惨”这句话应验的好快。

下半年,随着中国股市的断崖式下跌和美元风投机构的迅速离场,以及中国传统产业转型的集体迷茫,推动着中国经济就像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慷慨赴死的唐僧大大,前景堪忧。凭着激情冲动和三分钟脑热冲进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们往往由于弹尽粮绝而暴毙而亡。

为什么说公关会成为创业公司的死穴?

尽管“全民创业,万众创业”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政治正确。然而,改革开放已经将近40年的中国面临着“机会越多,竞争越惨烈”的尴尬现状;另一方面,创业成功必然是个小概率事件,他们就像是选秀节目中,一定要在十几位被鉴定为极其优秀且才艺不分伯仲的参赛选手中选出三甲一样,往往蕴含着相当大的运气成分,不管你是小孩老人,残疾还是没睡好觉的,都难以逃脱这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宿命。

事实上,创业公司的倒闭,也并非全部是宿命、冲动导致的。由于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融资成为第一要务而且是新常态,进而,公关有幸成为他们在运营、产品这些最基本的公司架构之外的第一业务诉求,甚至优先级大于财务、销售等。

创业公司公关先行,在行业中攒攒人气,借以提高自己身价,甚至在目标投资者的印象中造成“一鸣惊人”的效果,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公关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公关做得好,必然为公司带来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然而,公关的节奏,口径把握不好,尤其是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一旦你的某些公关做法有一些疏漏,上午天堂,下午地狱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

看看那些被扒的只剩下内裤的前辈们吧,游侠电动车、一亩田、云视链,他们都是在巅峰时期一夜之间从创业小明星变成万人唾骂的骗子创业典型的,而PPT之外还会造什么?数字有没有造假?技术是不是最先进?谁会管呢?大家都是来打酱油的好吗?

公关是一门重实践的技能性学科,而且对信息的反应要求非常敏锐,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而创业者大多技术出身和学历上的高富帅,因此,他们对公关的认知上有很多偏差,这种偏差随着公司的会迅速放大,以致于成为创业公司的的公关死穴。

作为一位曾经就职于大型Engency,服务过中国互联网前三强,亲历过IT公司的互联网转型,也多次亲手操作过创业公司的公关业务,又在大型甲方挥洒热血的互联网老兵,我对这一点感同身受,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创业者的那些奇葩的公关认知。

1、刷脸公关

很多创业者,常常混迹于3W、车库、星巴克等咖啡厅,与媒体的勾兑自然少不了,微信朋友圈、脉脉、陌陌等社交途径多种多样,加之现在很多关注创业的媒体兴起一大波,并且声称免费为创业公司报道,这给创业公司老板造成了一种认知幻象,认为公关就是一种完全免费的平等勾兑,媒体记者们会对自己的品牌关爱有加。

更有甚者,创业者把媒体记者的场面话当做承诺,责令手下的公关负责人督办此事,殊不知人家只是“说说而已”,过段时间不但这句话记不起来了,就连你是谁都不记得了,跑会的记者每天阅人无数,日理万机,也不能怪人家记性差了。

但是,由于这种沟通不力归罪于手下的公关负责人,实在是天下奇冤。我一个朋友在某小米系智能设备公司,市场总监竟然赤裸裸的告诉她:“我们没有公关预算,找人发稿写稿只能靠刷脸。”真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互联网创业公司公关互联网创业公司公关

其实,很多创业、科技媒体宣称关注创业公司,是表达一种海纳百川的态度,而非来者不拒。对于他们而言,关注创业公司的目的在于挖掘到对读者对投资人有价值的信息,而创业公司真正有价值的点非常少,几乎就是融资和产品发布,因此,创业者引发主动报道的机会其实很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需要一个优秀的策划人有足够的预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公司得到一个不错的曝光。

2、迷信公关万能

有一种创业者认为公关是万能的,有了公关就能摆平一切。融资前公司估值低,就要求公关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产品体验差投诉多,就要求公关把负面声音压下去,市场份额低,就要求公关每天在媒体上吹牛。

不可否认,这些做法在以往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体验为王的时代,用户往往会由使用产品时的糟糕体验升格为对公司的诟病,你服务的用户不是傻子,不是媒体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因此,公关不是万能的。公关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小博大,就是所谓的“借势”,就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通过一些技巧放大公司的影响力,但是无米之炊的活儿,是对公关从业者的侮辱。

3、自作聪明骗方案

骗方案是整个公关行业深恶痛绝的一种卑劣行径,以往只见于大公司,由于财大气粗,业务很诱人,很多公关公司在竞标阶段拼命做好创意,最后发现只是“陪标”的,你被无厘头的理由出局之后,甲方把创意拿走自己操作了,你的熬夜加班都白费了。而今,这种流毒也传染到创业公司身上。

我一位朋友去一家跨境母婴电商面试,这位朋友是按照对方指定的时间提前十五分钟到的,结果对方从HR对接人到业务的面试官都对朋友的来访表现出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惊讶表情,随后,面试官在会议室里和朋友聊了三分钟,就是问一些简历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废话.

接着,进来几个说要开会,已经预定了这个会议室,于是面试官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对朋友说,今天这个时间有三个其他的会议要开,也没会议室了,所以让朋友回家把之前做过的案例发给他,另外需要做一个的策划方案给他看看。

后来,朋友对我说,可当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尼玛,时间地点都是你们订的,你没时间干嘛要约人面谈呢?会议室被抢了叫什么事儿?楼下咖啡厅、公司休息区难道就不能聊吗?

需要补充的是,这位朋友此前去过该公司其他业务线面试,同样遭遇类似的待遇,他是带着对电商行业长期的关注和满满的诚意去的,却遭遇对方如此怠慢,究其原因,是这个公司没有调整好心态,想要以招聘的方式骗方案,你觉得是朋友矫情吗?

他从猎头那里了解到,那个猎头沟通过的三个候选人得到了同样的对待。这种耍小聪明的做法,表面上是投机取巧赚到了,然而损坏的是公司品牌形象在业内的口碑,是得不偿失的。

4、杜蕾斯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的

提起杜蕾斯,不管是圈内人圈外人,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的眼中,他就像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完美无缺,是众多创业者心目中对公关最梦寐以求的目标。可是,不要因此错误的认为社会化营销就是找个小孩天天写段子,省钱省力见效快。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老金是数字营销时代最顶尖的人物之一,而杜蕾斯是他确立江湖地位的标杆案例,你怎么会觉得他做杜蕾斯这个案子是不需要预算的,是不赚钱的,像这种大咖,本质上从事的是创意性的工作,如果没有体面的收入,怎么会有足够宽松的空间做出那么出色的创意,他们的内容的附加值恐怕比4A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些认为社会化营销的成本几乎为零的创业者,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做个通俗的假设,社会化营销的人才如此匮乏,钱少了连个靠谱的小屁孩都招不到,更何况这种业界最牛逼的案例?

另一方面,杜蕾斯因为产品属性与两性结合,特别容易产生话题,所以能够产生覆盖面极广的传播效果,不是适用于所有产品的,比如驴牌的用户非常少,说再多也是对牛弹琴。不管是杜蕾斯,还是小米,他们所谓的不投硬广并不意味着没有营销预算,相反,有时候社会化媒体的费用要超过硬广。因此,创业公司不要对公关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要结合自身的产品特点和营销诉求,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更精准的传播。

5、花这么多钱,能带来多少用户?

有些创业者总是会有意无意的用销售的指标来衡量公关效果,诚然,销售、市场、公关都是营销这一个妈生的,可是,企业基于三种业务的预算也是差别非常大的,而且销售和市场往往以销售额、获客量作为衡量指标,但是公关是无法做量化衡量的。

一方面不同媒体的受众的含金量不一样,阅读量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公关是个路遥知马力的活儿,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往往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显现,更何况,这个行业的鼻祖先贤们都曾试图找到效果衡量工具而无果。

所以这也造成了公关人在面对创业公司提出的引流、销售额方面的KPI时,出现两种应对方式:高冷范儿的拂袖而去,苦逼范儿的勉为其难的应承下来,可是这样的后果导致今后的工作中老板天天盯着百度指数,运营数据,你能想象一篇被老板已经改的体无完肤的普通稿子发布几家传统网媒就能引起百度指数曲线的不淡定吗?

所以,想要投身创业公司的公关人,在与未来老板沟通时在这一点上一定要与对方达成共识。

6、有了100000+,效果顶呱呱?

自从微信订阅号晋升为主流的传播载体,100000+便成为很多创业者对公关“所有的向往”,当然,追求高阅读量自然是正当合理的传播诉求,然而,不能盲目的追求100000+,因为传播的路径很长,要经历内容撰写、热点借势、核心信息植入、传播媒体选择、订阅号维护人的素质、发布的时间点、有没有其他热点冲撞等多个环节的影响。

汪峰老出大事就是上不了头条,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公关也要因人而异,因产品而已,陌陌、去哪儿、滴滴就特别易于制造话题,而面向企业的一些应用软件就在社会化传播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

因此,公关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有它的规范,有它的逻辑在的。在这里,我想呼吁创业老板们,只要还心存信任,多给公关人一些自主发挥的空间吧。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相关文章

  • Uber创始人来中国最倒霉的创业成功者

    我是11岁上6年级的时候开始写程序,我当时特别喜欢数学,我的爸爸也是工程师。所以,他很早就教我怎么样学数学,参加了奥数,在美国我们有比赛,叫做学术的十项全程,所以我是一个纯粹的极客。我7年级搞了一个变电器,把这种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我向大家证明,我的确是极客,我最后写的一段程序是一个两层的神经网络的清单,刚才那张图就是这个清单。 在1月15日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2016成为VR虚拟现实眼镜产业“爆发之年”

    一旦在VR产业在某个细分领域呈现爆发的苗头,巨头可能会迅速跟进,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的创业公司或将在巨头资本、技术、资源满载的战车疯狂推进下被碾压。 自从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 VR之后,VR领域创业就开始被资本关注。目前微软也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Osterhout公司手中的81项虚拟现实技术专利。今年洛杉矶的E…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美国创业项目开始做火箭而中国还在玩手机

    “前两天的CES,被大家调侃成是中国深圳展,其实就是在成熟的制造领域,中国公司显示出强大执行力。”傅盛说。而美国创业团队胜在视野、创新和聪明的想法,这也在一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执行力上的不足。 “在硅谷,我没有看到过一家创业公司还在做手机,大家都已经在研究发射火箭、医疗、VR等下一代技术,但是在中国,号称最聪明的创业者中还…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全球最年轻亿万富翁总裁没有诞生在中国

    本期,做一次人物特写,希望通过对VR领域一个代表性人物进行深度还原,将其拉下神坛,探求他成功背后的必然性。在一次新浪潮到来之际,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这样的人没有诞生在中国? 灰色的T-shirt,卡其色短裤,走哪穿哪的人字拖,常年乱蓬蓬的棕发像拖把一样趴在头上。没错,就是他,当今硅谷亿万富翁俱乐部里年纪最小的成员,年仅22岁的帕尔默・洛基(Palmer Lu…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互联网创业公司现在如何玩赚全民公关

    公关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有它的规范,有它的逻辑在的。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潮水泛滥的一年,尤其是在上半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悲催现状竟然华丽丽的转变成了“毕业就创业”的壮观景象。不过,“飞得越高,跌的越惨”这句话应验的好快。 下半年,随着中国股市的断崖式下跌和美元风投机…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上午11:54
  • 2016年春节红包BAT三家公司大战怎么抢

    【春节红包大战十面埋伏 BAT谁能唱好?】日前,百度钱包近1个月的史上最长春节红包季正式拉开序幕。据官方宣称,将发放总价值为60亿的“福袋”。 而在此之前,腾讯和阿里的红包预热战已然打响,尤其是26日微信“红包照片”功能的悄悄突袭,更瞬间引爆网友刷屏,并配合当夜的摇红包活动,为除夕夜腾讯的红包雨做足了前戏。当然…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