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首富经历 创业坎坷几天不睡觉

世上没有白来的富贵,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首富的成功学。

说到最富有的中国人,你会想到谁?

李嘉诚,马云,王健林。BAT的另外两位巨头……李嘉诚比王健林大20多岁,比马云大30多岁,借了香港早几十年的繁华,成为老牌华人首富,他是赚老钱的首富。马云则是靠互联网大浪潮,被称之为赚新钱的首富。王健林最特别,他是一砖一瓦、一城一池、像搭积木一样,垒起了一个万达帝国。传统产业里面,没有人比他更成功。

在万达版图上,可以看到庞大的产业群:房地产开发(重资产,轻资产),电影产业链(电影院线、投资、发行),旅游产业链(酒店、旅行社),高科技文化产业链(秀,电影乐园,动漫),消费产业链(百货,ktv,游艇,儿童游乐),体育产业(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盈方体育),金融(百年人寿,快钱),还有以万达广场为平台的o2o。在这些产业群中,已经有两个世界第一:商业地产、电影院线,还有若干中国第一。

世上没有白来的富贵,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首富的成功学。

弃政从商,看准了就要去试

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就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在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很快,本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竟弃政从商,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创建了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迈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后,万达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的棚户区改造。这是一个多少有些无奈的举措,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万达拿不到当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配额,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不被看好的工程。王健林作了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明厅、设洗手间,这些现在看来的“小儿科”,在当年都是创举。万达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更重要的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首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迅速做大了企业规模。

王健林的首富经历王健林的首富经历

敢闯敢试不是蛮干。王健林如此界定两者的区别:“敢闯敢试是看准了去试不怕失败,忙暗示没有目的的驱赶。”看准了,也就是把握大方向。

机遇猎手,准确卡位时代

不怵官场,往来自如,天生的大院气质,言出必行的个性,这样的王健林颇显神秘――在很多人眼中,受政府青睐的万达似乎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王健林的父亲曾是省级官员,加上18年的军队生涯以及转业后在国企的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政府之道。他对大政方针、行业趋势、发展热点始终抱有远超普通中国商人的热情。他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万达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产品的成功,更因为它能准确卡位时代。

很多开发商至今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做持有型物业收租,这种立意就比万达差了许多。万达的商业地产不只做收租物业,而是改变城市功能、结构的产品。市长们对万达广场的追捧,是因为它有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的能力,这是地方政府业绩的孵化器。

借东风,企业要顺势而为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王健林如是说。他善于借势,2002年,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首先想到了要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为了说服沃尔玛,他亲自数次登门拜访相关负责人,竟然不得入其门。后来还是通过政府人士的牵线,才最终达成合作。在万达初期扩张中,和世界500强公司站在一起的小公司万达,增加了与政府谈判拿地的筹码。

如今宾主易位,沃尔玛要拜访王健林,也要提前若干时间预约。在2008年之后的快速扩张时期,万达将政府的势能运用到了极致;而收购AMC,更是借到了文化产业热的东风。“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是王建林的名言,他认为万达获得超越发展,是因为它能做“国企不会干、民企干不了”的事情。王健林曾在一个国企培训局给很多国企领导讲课,他在课上说:“今天民营企业已经不是过去了。如果出现一批500亿规模、未来上千亿的企业,民企也能办大事,国企就会彻底没戏。”

风光背后,不为人知的狼狈过往

我们只看到如今王健林作为首富的风光,却不知道他狼狈不堪的过往。

创业初期,王健林曾经从政府手中接下一个做了一半的项目,但是签完合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当时的情况是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也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他。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让王健林追悔莫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健林有一段时间九天九夜都睡不着觉,不管是吃安眠药还是打针都没有任何作用,以至于到后期整个人开始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王健林在开会的时候倒地昏迷了,被急送到背景的一家大医院治疗。如果不是北京的医生治疗得当,也就没有现在的万达,可能精神病院会多个病人。

除此之外,王健林在投身商业地产的时候也曾“触礁”。2000年,在万科地产做减法退出商业地产的同时,王健林开始投身商业地产,但因为不懂规划设计,造一座楼,就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而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万达。因此,王健林在三年的时间里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后来,王建立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从此,万达开始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4年,商业地产遭遇宏观调控,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业务发展困难加之较大的舆论压力,很多人劝说王健林退出,但均被这位曾为军人的“硬汉”拒绝。王健林说,人生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的精神。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品质,是要有执著的精神,要不怕失败,要千锤百炼,百折不挠。回顾王健林的发家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点体会。

1 . 敢闯敢试。在王建林的成功学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如果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那成功的几率就有50%,但如果不试,成功的几率只能是0.

2 . 创新求变。要想不断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创新。如果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只走别人走过的路,就不可能比别人更成功。

3 . 坚持到底。仅仅有胆量和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可能面临失败。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失败就轻言放弃。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

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虽然失败的创业者往往占了绝大多数,但毕竟还是有少部分的成功创业者,激励着我们成为那少部分中的一员。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相关文章

  • 脸萌创始人郭列现状二次创业Faceu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真的因为创业挂了,也许会最后上一次头条。还好只是虚惊一场,医生唯一的嘱咐是别太焦虑,学会放松。 脸萌的爆红已经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现在的郭列,主要的时间是在办公室琢磨新产品。有一天加班到凌晨,突然觉得一阵头晕和心悸,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赶紧让同事打了120 。 躺在救护车上,他想要是死了,父母、创业的兄弟、女朋友怎么办?不过,转念一想,如…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同程旅游网与玩美假期合资布局海外市场

    同程旅游宣布与玩美假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泰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致力于提供当地旅游资源的采购和中国人赴泰游的接待。此前创业网曾报道过同程旅游在日本和韩国纷纷成立合资消息的新闻。 创业网2019年2月3日消息,同程旅游宣布与玩美假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泰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致力于提供当地旅游资源的采购和中国人赴泰游的接待。而此前创业网曾报道过同程旅游在日本…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经济下行信用卡逾期增多 法院否决高额滞纳金

    多家法院不支持高额信用卡滞纳金 成都判例“变奏”追溯 四川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近期被热议的一份判决书,运用了宪法论证了银行滞纳金收取的不合法理,并否决了中国银行关于高额滞纳金的收取诉求。 其实,这一判决在2015年11月做出,而类似判决在成都并非孤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成都当地律师处获悉,成都多家法院在银行收取高额滞纳金的诉求上…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什么项目获得早期风险投资成功几率大

    为什么项目找融资这么费劲? 为什么商业计划书无人问津? 创业公司如何合理地估值? 传统行业升级如何确立创业方向? 从投资人角度,评价一个创业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创业者可依照这些标准评估自己能否拿到投资。创业的过程,第一点要确定创业的方向,这需要做行业的整体研究,然后再去组建靠谱、合适的团队。 一、高效的行业调研 如何做行业的调研,并保证一定的效率还有质量的情…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P2P平台问题大增 涉及资金超500亿元

    日前,融360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了2015年网贷评级报告(第四期),对网贷行业103家平台在去年末季的运营做了评级。与第一期评级相比,A级平台从9家缩减至6家。行业累计问题平台数量为1253家,而目前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为1962家,P2P行业淘汰率为39%。此外,根据平台统计,P2P行业平均收益率从2015年初的16.59%跌到年末的13.23%,1年下…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
  • 2016创业做生鲜电商O2O哪种模式不亏损

    【99%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 半成品生鲜O2O该如何破局?】近年来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品质、安全性、新鲜度等越来越关注。半成品生鲜O2O作为生鲜电商的升级版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小创业者们更是蠢蠢欲试,一大批如青年菜君、蔬客配达、最鲜到、新味、绵绵生活等半成品生鲜O2O平台如雨后春笋涌现。但随着电商巨头进入、VC追捧,行业似乎提前进入了竞争白热化并遇到一些瓶颈,…

    头条热点 2022年8月22日